長飛光纖:受累進場費 光纖難入戶
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消費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解中山市民信息消費狀況,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以下簡稱“國中調”)6月份隨機街訪了3 0 0位有信息消費經歷的市民,并到中山市有關部門調研,形成《中山市民信息消費情況報告》,并于昨日發布。
報告顯示,手機成為受訪市民的主要消費工具,超6成受訪市民正在使用的手機置換未過2年;近8成受訪市民月均消費流量100M以上;近半數受訪市民月均信息消費金額100元以上;隨著電商發展,網購成為部分市民信息消費的主要目的。不過,調查發現,網速慢被視為影響信息消費的“罪魁禍首”,價格高成為信息消費領域主要“攔路虎”,市民對信息消費滿意度亟待提升。
消費習慣
15%受訪者正使用的手機置換未過半年
調查顯示,受訪市民大多選擇手機作為主要信息消費工具,占62.9%;其次是電腦(包括臺式、筆記本、平板、上網本等),占31.1%;選擇智能電視的占2.7%,選擇其他工具的占3.3%.手機和電腦等信息消費工具日益普及,78.8%的受訪市民擁有1臺可正常使用的手機,21.2%擁有2臺或以上;66.2%的受訪市民擁有1臺可正常使用的電腦,13.7%擁有2臺或以上。
隨著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加快,市民更換手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15.1%的受訪市民正使用的手機置換未過半年,25.1%已使用半年到1年,23.1%已使用1年到2年,也就是說63.3%受訪市民正在使用的手機置換未過2年。而過2年未滿3年的占14.4%,超過3年的占22.3%.
近8成受訪者月均消費流量100M以上
調查發現,中山市民主要通過手機數據流量、W IFI和電腦有線寬帶上網,選擇上述三種方式的受訪市民分別占34.8%、29.8%和29.0%,另有6.4%選擇其他方式上網。調查顯示,77.3%的受訪市民月均使用流量在100M以上(包括100M )。月均使用流量100-200M的占21 .8%,201-300M的占14 .4%,300M以上的占41.1%,100M以下的占22.7%.
此外,4G網絡比3G或2G網絡網速更快更穩定。調查顯示,近四成(39.1%)受訪市民使用數據流量上網時主要使用4G網絡,其余受訪市民仍使用2G或3G網絡。
信息消費時長多在1-5小時之間
中山市民日均信息消費時間長短不一,11.1%的受訪市民日均消費時長為1小時,但也有5%的受訪市民在10小時以上。消費時長主要集中在1-5小時,68.3%受訪者在這個區間,而分布較為均勻。而消費時長在6-10小時的受訪市民占26.6%.
信息消費與其他消費形式區別之一,就是工作與消費難以區分。不少市民工作與信息消費同時進行,并行不悖;在校學生則學習與信息消費“難辨你我”。調查顯示,47.8%的受訪市民信息消費的主要場所是公司/單位/學校,33.8%主要場所是家里,而以上下班途中、公共場所和其他場合為主要場所的分別占7.4%、6.7%和4.3%.
消費需求
通話、娛樂和工作是主要信息消費目的
隨著電商發展,網購成為一些市民信息消費的主要目的。可多選情況下,市民進行信息消費主要目的排列前六位依次是通話(77.3%)、娛樂(34.1%)、工作(33.8%)、獲取資訊(33.4%)、社交(26.4%)和網購(20.4%),而以學習、理財、地圖、導航、繳費等生活應用為主要目的的較少。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市民的信息消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11%的受訪市民表示信息消費需求“完全得到滿足”,75.3%表示“基本得到滿足”,13.7%表示“沒得到滿足”。可見,86.3%的受訪市民信息消費需求得到滿足。
消費支出
近半受訪者月均信息消費在100元以上
月均消費金額在10 0元以下的受訪市民占52.5%,而消費金額100-300元的占28.8%,301-500元的占13.0%,500元以上的占5.7%.月均信息消費金額占月均消費總額10%以下、10%-30%、31%-50%、50%以上的分別占53.2%、32.1%、11.7%和3.0%.
據悉,市民信息消費開支(可多選)排列前三依次為手機話費、流量費、寬帶費,分別占83.6%、67.9%和49.2%.而在網絡內容付費、會員服務費、網絡游戲、購買軟件等項目開支較少,選擇上述項目的受訪市民分別占14.0%、6%、5.4%和2.7%.
消費認知及滿意度
信息消費減少了與親人相處的時間
近5成受訪市民認為信息消費“不可或缺”,也有部分受訪市民認為信息消費減少了與親人相處或戶外活動的時間,但總的來說,給予的正面評價遠多于負面。可多選情況下,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重要消費項目,不可或缺”(47 .7%)、“讓生活更便捷多彩”(46.3%),促進信息傳播,縮小信息鴻溝(42.6%)。認為信息消費“提供更多創業、就業和賺錢機會”、是“一種時尚時髦”的受訪市民分別占26 .2%和15.8%,認為信息消費“減少了與親友相處及戶外活動的時間”和“被動消費,被信息包圍裹挾”的分別占26.2%和24.2%.
當問及“哪些因素加速了您的信息消費”時,選擇“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升級換代”的受訪市民占65.2%;隨后的是“生活和工作需要”(54.2%),“身邊朋友增加了信息消費”(43 .8%),以及“消費越來越便捷”(41.1%)。而選擇“信息產品和服務具有吸引力”和“消費價格降低”分別占18.4%和10.7%.
6成多市民認為近年來寬帶網速有提升
當問及“哪些因素影響了您信息消費的發展”時,可多選情況下,網速慢被視為重要原因,占64.2%;消費價格高為其次,占51.2%;消費環境不安全排第三,占33.4%.認為產品不好用、服務水平差、內容沒有吸引力、沒時間等影響了信息消費發展的分別占26.4%、21.4%、20 .4%和11.4%.不過,超六成市民認為近年來寬帶網速有提升。另外,受訪市民中,12%表示寬帶性能“有很大提升”,52.2%表示“有一些,但不明顯”,21.4%表示“沒有提升”,另有14.4%表示“說不清”。
調查發現,市民對信息消費各方面的滿意度總體不高,與信息消費在市民生活中日益增強的重要性相比,可以說信息消費滿意度亟待提升。受訪市民表示“很滿意”或者“比較滿意”排名依次是信息產品質量(46.0%)、信息服務水平(38.9%)、信息消費環境(30 .8%)、寬帶性能(30 .1%)和消費價格(19.3%),而對消費價格和寬帶性能明確表示“不滿意”的占28.4%和20 .9%.
擔憂與期盼
半數受訪者期盼上網資費能更低些
當問及在進行信息消費時最擔憂什么時,72.6%的受訪市民表示最擔心泄露個人隱私,隨后依次是收費不透明,占50.5%;賬號被盜,占45.2%;遭到騷擾和侵犯,占43.8%;各類網絡陷阱,占29.4%.
信息消費已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民對信息消費狀況改善存在不少期盼,對信息消費領域拓展也抱有期待。可多選情況下,信息消費狀況改善方面,受訪市民期盼網速更快(60.9%)、資費更低(55.5%)、消費環境更安全(51.5%)、服務更優(50.8%)、產品更豐富(31.1%);信息消費領域拓展方面,市民期待辦事不出門(48.8%)、互聯網+(48.8%)、數字家庭(46.2%)、智慧城市(40.5%)、教育醫療等信息共享(38.8%)。
舉措
寬帶網絡基建情況納入鎮區年度考核
中山市寬帶建設起步較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寬帶網絡城鄉一體化建設,成為全國首個自然村“村村通寬帶”的城市。2014年10月,中山成為全國首批39個“寬帶中國”示范城市之一。為加快“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建設,中山把光纖寬帶、通信基站、通信管道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水、電、煤氣等城市基礎設施一視同仁,納入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將光纖到戶、通信基站、W iFi熱點等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納入鎮區年度考核,并分別制定中山電信、中山移動、中山聯通3家運營企業年度發展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1日,全市實現光纖覆蓋用戶能力257.71萬戶,光纖接入用戶累計62.82萬戶,光纜線路長度7.49萬公里;3G基站累計7679座,4G基站累計13854座,W LA N熱點累計3563個,無線訪問接入點(A P)累計20536個。另外,從2012年起,中山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作推進電子政務云服務平臺建設,為開展云應用、加快“智慧中山”建設打下了基礎。
今年5月5日,全省電子政務云平臺現場會在中山召開,以信息安全為核心、實現資源集約化利用和互聯共享的電子政務云“中山模式”建設經驗有望全省推廣。目前,云平臺已部署100多個信息系統,全市電子政務實現了服務器、存儲、網絡和第三方軟件資源的統籌管理和資源共享,連接了各部門“信息孤島”,并初步具備了云計算服務能力。以中山市電子政務云服務平臺為支撐的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中山分廳為例,截至2014年底,中山分廳已進駐46家行政管理單位,已開通各鎮區的網上辦事站、企業專屬網頁和市民個人網頁,提供857個服務事項、2271個事項實現網上申辦,總體上網辦理率達到77.3%。
下一階段,云平臺將重點推動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交通、食品溯源、城市電商、電子海關等6類信息惠民和智慧應用。
難題
光纖入戶“進場難”
近兩年媒體反映的光纖入戶進場難問題在中山也存在。據介紹,中山新建住宅建筑基本屬于光纖入戶國家標準(2013年)執行前已經報建的,且大部分由地產商與某一家電信運營商合作進行寬帶管道鋪設,其他運營商往往要繳納不菲的進場費才能進場,導致用戶對寬帶缺乏自主選擇權,也影響了用戶使用光纖網的積極性。
在通信基站選址、建設方面也存在困難。隨著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基站建設越來越密,但由于部分市民擔憂電磁輻射損害身體健康,使得通信基站建設遭遇選址難、建設難。雖然《促進信息消費的工作方案》規定,建設單位、業主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支持電信運營商以共建共享方式平等建設和使用通信基站,不得違規收取任何費用;對經政府部門批準備案的通信基站,無正當理由不得逼遷。但2014年下半年以來,迫于周圍居民壓力,個別區域仍出現通信基站被搬遷或者通信基站被關停的情況。
公共領域免費WiFi覆蓋不全面
由于W LA N的單個無線接入點A P覆蓋范圍有限,在保證網絡質量的情況下需建設多個無線接入點A P。因此WLA N建設前期需投入大量資金,同時正式運營后也存在較高的維護費用。但是目前很多商家、單位和家庭用戶都通過成本低廉的無線路由器將有線寬帶轉為無線服務,自行提供W iFi服務,導致運營商的W LA N熱點使用率不高,運營商建設W LA N熱點的積極性不高。
此外,中山《促進信息消費的工作方案》提出,推動政府、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提供免費公共無線互聯網接入(W iFi)服務。但免費W iFi設置相對滯后,國中調在城區實地體驗發現,部分公共場所,如人民醫院、文化藝術中心、BRT公交站、城軌站、電子科大中山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實現了免費W iFi覆蓋,而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中山圖書館華凱分管、博愛醫院、中醫院等場所有的沒有免費W iFi,有的W LA N熱點無法連接使用。
建議
取締“進場費”,打通最后一公里
對于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光纖入戶進場難、W LA N熱點建設熱情不高等問題,國中調建議設置光纖入戶、城鄉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家庭寬帶用戶普及率、4G網絡使用量、公共場所WiFi設置等各方面更具可行性的考核指標,加強目標監測,加強對責任部門的督查和問責。國中調建議取締“進場費”,打通運營商到用戶的最后一公里。
同時,建議政府購買、補助與獎勵多管齊下,提升運營商和社區的建設積極性。鼓勵運營商在政務服務中心、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提供免費公共W LA N接入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補貼部分流量費;醫院、車站等經營性質公共服務區域W LA N建設,可根據實際接入量給予運營商和社區一定補貼或獎勵。
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
國中調在報告中認為,信息消費資費之所以難以下降,一方面是通信行業壟斷嚴重,另一方面是三大運營商存在重復建設,推高了運營成本。對此,希望國家及有關部門清理涉及信息消費的行政審批事項,消除各種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降低互聯網企業設立門檻;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建立健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廣電企業、信息內容供應商等合作和公平競爭機制。同時,國家及有關部門要整合運營商資源,把各家運營商交叉重疊的業務(比如說通信基站建設)剝離出來整合成一個專門服務三大運營商的獨立公共平臺,降低運營成本。
新聞會客廳
政府免費WiFi建設可率先在新建場所推出
●入場嘉賓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 陳亞輝
市政協委員 何佳兵
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5市從2011年起,先后由政府主導建成數量不一的免費WiFi項目。但是,和東莞、江門一樣,中山暫時未推出政府主導的免費W iFi建設。那么將來中山如果要效仿廣深等城市,由政府主導推動重點公共場所WiFi建設,該怎樣推進建設呢?
南都記者:政府主導推動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可以怎樣推進?
陳亞輝:先從人流量密集的場所開始建設,可以跟運營商合作,或與城市基建商開展合作。相比城市建設而言,免費W iFi的建設成本并不高,在開展城市建設特別是新區建設時,WiFi可以附帶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作為一項附加內容。因此,政府免費W iFi建設可率先在新建場所推出,然后,舊的場所、人流密的地方可跟商業機構合作。
何佳兵: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 iFi建設,地方政府和各大運營商都應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如果讓運營商單方面既出錢又出力,積極性可能不高,運營商在發達地區會愿意推進,但是落后地區呢,就不一定愿意了。因此,地方政府應主動地出資鋪設網絡和硬件設施等,建好以后,可讓運營商進行管理維護,免費提供給市民使用。
南都記者:中山哪些公共場所最迫切需要建設免費W iFi?
何佳兵:汽車站、城軌站場,這些都牽涉到信息的交換,例如外地市民踏入中山,在陌生的城市里就要進行信息查詢,如果需找到有網絡的地方用電腦查詢,可能會耽誤辦事。另外大的商業廣場,全民健身廣場等,這些地方人流密集,而且免費W iFi的利用率也會很高。學校特別是高等院校也有必要,目前不少課程都是網絡課程,另外,不少信息也是通過網絡傳輸給學生。目前,中山市的brt公交站已有免費的W iFi,有條件的話,公交車站都盡可能布點W iFi建設。
南都記者:政府主導推動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建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陳亞輝:免費WiFi建設,難度在于需要明確這是否屬于政府的責任,哪個部門有這樣的職責。現在是某一職能部門意識到推動這項工作,可能在推動自己所主管的工作,才會有動力。如果上升到全市的角度去推動W iFi建設,那就不僅是限于某一職能部門的工作了。目前大多地方還只是從不同職能部門的理解去推動這項工作,從認為這與自己業務的相關性去看待這個事情,還只是各部門在單打獨斗。